当前位置:网易汽车北京站 > 综合文章 > 文章详情

新能源汽车出海拦路虎之ESG篇

2024/05/17 21:08:27 来源:网易汽车地方站
分享到:
新能源汽车出海拦路虎之ESG篇

汽车产业链ESG风险突出,将无法出口或出口面临巨额罚款。近日欧盟最新通过的《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》和《新电池法》对汽车产业链提出了严峻挑战。企业必须执行有效的尽职调查,以识别和减轻对人权和环境的潜在损害,否则可能面临高达全球净营业额5%的罚款。特别是电池制造商,还需制定专门的尽职调查政策,以应对原材料提取和加工中的社会和环境风险,确保出口欧盟的产品和流程符合其可持续发展标准。

1.部分汽车企业自身存在ESG风险

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出海之路充满挑战,其中ESG风险管理尤为关键。近五年来,汽车制造企业共有32家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行为,占统计对象总量的47.8%。其中以江淮汽车、重庆睿蓝等车企ESG风险最为严重,其次是长城汽车、蔚来汽车、比亚迪、吉利等。这些车企普遍面临着生产排放不合格,违规申报过关等问题。

图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ESG风险水平

注:数据来源汽车产业链ESG风险预警平台(ACR,http://www.esg-risk.com/)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,生态环境部,信用中国,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

一级指近五年ESG违法大于等于5次,二级指大于等于2次,三级指小于2次

2.60余家汽车制造商供应链存在ESG风险,风险比例高达四分之一

汽车制造商在ESG管理上不仅要自查,还需密切监控其供应链中供应商的ESG表现。数据显示,68家汽车制造商的供应商平均违法率为22.2%,其中33家超出此平均水平。长安马自达以27.95%的供应链风险率位居榜首,其次还有郑州日产、一汽丰田等企业。

注:供应链ESG风险比例为供应链中发生ESG风险的供应数商与总供应商数的比例

图 供应链ESG风险比例

3.“S”风险高发,短板突出

在过去五年间,中国汽车供应商企业风险呈现显著增长,风险数量总量从2019年的609个增加到2023年的1734个,增长幅度达184.7%。其中社会类风险增长数量最大,增幅比率超过300%。

图 ESG风险变化趋势

社会风险俨然成为企业ESG管理中忽视的重点。统计发现,2023年共发生1734条违法信息,其中环境风险和公司治理分别占比17.87%、18.24%,而社会风险占比高达63.89%。

图 ESG风险比率

在汽车行业面临的众多风险中,通过中汽碳构建的ESG指标体系和风险映射方法,进一步发现社会类风险尤为突出,尤其是违反消防法规和安全生产问题。其中,违法消防法的事件占比显著,达到了27.9%。

图 ESG风险类别

随着我国近年来汽车出口量加剧,2023年跃居成为世界 第一大汽车出口国,吉利、长城、比亚迪等国产品牌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,蔚来、零跑等也相继发布出海计划;然而,面对国际市场日益严格的尽职调查法规,中国汽车品牌若不加强供应链的ESG尽职调查与管理,可能面临声誉损失、合规罚款和供应链中断等风险。为应对这一挑战,中汽碳(北京)数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已启动制定《汽车行业的可持续之路 ESG尽职调查揭示的风险与机遇》白皮书,旨在深入分析并揭示我国汽车供应链在ESG方面的潜在风险和机遇。

您可能感兴趣的促销信息

最新经销商活动

经销商最新资讯

进入关怀模式